Outer Mongolia

外蒙古史地研讨网

 

   首页/人物志/噶尔丹


康熙的心腹大患噶尔丹 

 公元1644年,当清军越山海关进入北京宣布定鼎中原时,在西北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当年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公元16351653年在位)的第六子——噶尔丹。  

  噶尔丹的少年时代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记载,噶尔丹生而神异,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欲立之为洪()台吉,但他日后却髡发为僧去了西藏。这让许多人迷惑不解,噶尔丹为什么要出家呢?

  据蒙古文文献记载,公元1635年,西藏黄教赴准噶尔的首领温萨活佛曾向巴图尔珲台吉的妻子玉姆夫人许诺,死后将在她的怀里转世。在温萨活佛圆寂后的第二年,玉姆夫人正巧生下了噶尔丹。这为噶尔丹的出生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噶尔丹13(一说9)时,被认定为西藏温萨活佛的转世,于是被迎请到了西藏。他先是在札什伦布寺拜四世班禅为师,后到拉萨在达赖喇嘛门下学经。由于他禀性聪颖,很得五世达赖的赏识。五世达赖对他精心培植,达赖喇嘛之徒遍西域,特重嘎尔旦,所语密,虽大宝法王、二宝法王不得与闻

  公元1670年,在争夺准噶尔汗位的斗争中,噶尔丹的哥哥僧格(公元16531670年在位)遭到异母兄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的杀害。消息传到西藏,达赖喇嘛立即准许噶尔丹还俗,支持他返回准噶尔掌权,以在卫拉特蒙古中扩大黄教。一年后,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准噶尔,并率领僧格旧部与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联军在阿尔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泰山地区展开激战,车臣兵败被杀,卓特巴巴图尔携幼弟达哩及残部逃亡青海,其后裔后来成为青海蒙古的绰罗斯北中旗。

  噶尔丹虽然出身喇嘛,却极具军事才干。凡遇战事,他战略战术得当,指挥果断,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奋力拼杀;所以每战必胜,自己则身不着一矢,由此树立崇高威信。他还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僧格报仇,更在于缔造一个如成吉思汗时期那样的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的统一蒙古帝国。因此,噶尔丹在掌握准噶尔的统治权后接受了臣僚提出的近攻计,对卫拉特诸部和邻近部族发动了一系列征服战争,不断壮大实力。 

准噶尔的政治中心原在和布克赛尔,噶尔丹后来将它北迁至额尔齐斯河源头之一的喀喇额尔齐斯河,并以此为根据地,先后打败政敌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联军,又挥戈攻袭鄂齐尔图车臣,再败叔父楚琥尔。公元1678年,噶尔丹终于统一卫拉特诸部。五世达赖赐噶尔丹以丹津博硕克图汗的称号,而噶尔丹的政权也开始以准噶尔汗国的名字载入史册。 

随后,噶尔丹实施近攻计的第二个步骤,即经营天山以南的回疆和中亚各游牧部落。公元1679年,噶尔丹领兵三万,占领哈密、吐鲁番,不久又扩张到南疆。两年后,噶尔丹开始西征,夺取了中亚大片土地。公元1684年,噶尔丹兵抵里海,征服诺盖人地区,又攻占了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连年的辉煌战绩显示出准噶尔汗国极其强悍的战斗力,康熙皇帝曾说:其所攻取降服者一千一百余城,乃习于战斗之国也。

这时期准噶尔汗国的游牧地,北达阿尔泰山,西抵巴尔喀什湖以南哈萨克人的广阔游牧区,东至叶尼塞河上游,还统治了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势力所及达中亚的撒玛尔罕、布哈拉、乌尔根齐地区,俨然成为中亚地区的一大强国。

通过一系列的西征,噶尔丹不仅拓疆千里,解除了来自汗国西部的军事威胁,而且在军事实力和物资供应等方面,为挥戈东进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时噶尔丹又将准噶尔汗国政治中心转移到伊犁河谷,对富庶的东部虎视眈眈,成为康熙皇帝的心腹大患。康熙一直试图将整个蒙古地区并入版图,完成统一,但却不得不先着力于南方的三藩叛乱。等他平定南方之后,准噶尔汗国已经羽翼丰满,康熙不得不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去对待。

噶尔丹兵员锐减,又失去了根据地,只好冒险进入漠南蒙古,劫掠驼马牛羊,以图发展。

为实现统一蒙古的事业,必须首先同清朝争夺对喀尔喀蒙古的控制权。在这个过程中,噶尔丹曾使用外交手段给康熙造成了极大麻烦。公元1673年,卫拉特的使者向俄国外交事务部递交了噶尔丹的两封信。在这些信件中,噶尔丹力图说明他对俄国的和好态度。之后他又多次派遣使者跟俄国当局沟通,表现出利用清政府和俄国的矛盾来制约清廷的意图。而作为回应,俄国通过贸易的方式给予噶尔丹大量火器支援,这些火器在以后的战争中给清军带来了不小伤亡。不久,因沙俄入侵,中俄战争爆发,康熙皇帝经过反复权衡,在雅克萨之战取胜的情况下,于《尼布楚条约》中对俄国做了部分让步,以换取俄国不支持噶尔丹。

为统一漠西、漠北蒙古,吞并喀尔喀部,公元1688年,噶尔丹率军3万,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土谢图汗部。由于噶尔丹事先派遣的千余名喇嘛作内应,土谢图汗仓促迎战失利,噶尔丹的骑兵乘势击溃车臣汗和扎萨克图汗两部,使喀尔喀蒙古诸部溃卒布满山谷,行五昼夜不绝,南下避难。

噶尔丹初战获胜,声势大振,但此时准噶尔内难发作。噶尔丹试图谋杀汗位的潜在争夺者之一,也就是哥哥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率部众5000人逃往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乌苏境内),不久又徙牧至噶尔丹的冬营地——博尔塔拉。噶尔丹率兵追击,却在乌兰乌苏被策妄阿拉布坦全歼。而在此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之子额琳臣也率部归附清朝。这使得噶尔丹兵员锐减,又失去了根据地,只好冒险进入漠南蒙古,劫掠驼马牛羊,以图发展。

噶尔丹驻乌兰布通峰顶,于峰前布设驼城将骆驼蒙以湿毡,环列如城,军士于隙间发矢铳,准备迎战清军。

公元1690年夏天,噶尔丹率骑兵主力由克鲁伦河经乌尔扎河、喀尔喀河南下,进入科尔沁草原、锡林格勒草原,又在乌珠穆沁盆地击败清军,遂乘胜长驱而南,深入乌兰布通,距京师七百里乃止,摆出与清军决战的架式,并派使者要求清政府交出他们的仇人。

咄咄逼人的准噶尔铁骑震动朝野,康熙皇帝迅速调动10万大军,由大将军福全率领应敌。公元1690年秋,清军左翼同2万准噶尔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遭遇。战前,噶尔丹向康熙皇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分治建议,遭到拒绝,激战随后展开。噶尔丹驻乌兰布通峰顶,于峰前布设驼城”——将骆驼蒙以湿毡,环列如城,军士于隙间发矢铳,迎战清军。清军集中火力大炮,猛轰驼城,继之以步兵冲锋。经激战,准噶尔军不支,噶尔丹率残兵败退。清军也遭重大损失,国舅佟国纲战死。

战后,噶尔丹率残兵千余,以科布多为基地度冬,当时他处境困难,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为了填饱肚子,甚至掘草根来吃。为了重整旗鼓,休养生息,噶尔丹命令各鄂托克的宰桑率领部分民众,到乌兰固木、空奎、扎布干、察罕色浑、扎布罕哈萨克图等地从事农牧业生产,以供给物资。经过几年的休整,噶尔丹逐渐恢复部分元气。公元1695年,他下令部属终止耕种,集结起来向克鲁伦河方向移牧,再次东进。

康熙皇帝很快得到噶尔丹东移的消息,决定亲自北征。清军分东、西、中三路大军出击,约期夹攻。费扬古西路军最先在昭莫多与噶尔丹部相遇。昭莫多原是一片大树林,附近有小山,前面有一片开阔地带,历来是漠北的战场。费扬古按照康熙的部署,在小山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战,边战边退,把准噶尔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清军先下马步战,听到号角声起,就一跃上马,占据了山顶。准噶尔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发枪,居高临下,占了地利,又遏制了准噶尔军的骑兵优势。

 

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对方辎重,前后夹击。双方战斗异常激烈,噶尔丹部将阿奴可敦、戴巴图尔宰桑、博罗特和卓等相继阵亡。两军胶着之时,费扬古派兵偷袭噶尔丹后营,准噶尔军大乱,清军趁势掩杀。准噶尔军战死2000余人,被俘3000余人,损失牛羊60000余。噶尔丹在50名亲兵保护下突围,之后与丹济拉、丹津鄂木布、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亲信汇合,收拢5000余人马,退到塔米尔河一带休整。

经过两次战略决战,噶尔丹丧失了进攻的锐气和有生力量;因连年征战,四处树敌,他此时的处境十分困难。既不能向西进入宿敌策妄阿拉布坦控制的伊犁河流域,又不能远投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汗阿玉奇已与策妄阿拉布坦结成了反噶尔丹联盟,而且回部、青海、哈萨克皆隔绝叛去。噶尔丹唯一的选择是投靠西藏的僧俗上层。

长期以来,噶尔丹得到西藏实权人物第巴桑结嘉措的支持。早在准噶尔与喀尔喀战争时期,桑结嘉措就利用藏传佛教的特殊地位,派遣济隆呼图克图作为自己的代表常驻噶尔丹牙帐,名为调解卫拉特与喀尔喀之争,实际处处袒护噶尔丹。乌兰布通战后,济隆呼图克图与噶尔丹共同策划了缓兵之计,使噶尔丹化险为夷。因此,当清政府从俘虏中得悉噶尔丹欲奔西藏的计划后,遣使赴第巴处,要求第巴不得收容噶尔丹,噶尔丹陷入了绝境。

康熙曾数次招降噶尔丹。公元169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康熙在接见噶尔丹的使者时说:你回去告诉噶尔丹,不管什么事他必须亲自来跟我谈,不然事情就难以了结。如果他不来,我对他的讨伐就不会终止。我在这个地方等他,限他70天内给我答复。如果过期或者不答应,我必然再进兵讨伐。

但噶尔丹拒绝了。当时有西方人记述:他绝没有泄气。不过他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第二年,噶尔丹退居阿察阿木塔台地方。三月初,他开始吃不下东西,到十二日开始头疼,十三日中午,这位17世纪蒙古草原上的风云人物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53岁。随从火化了他的遗体,并带着他的骨灰,领着他的女儿钟察海和残存的部下归降清朝。根据后来一个俘虏的描述,噶尔丹死时早已经弹尽粮绝,部众只能捕兽为食,每个人都衣衫褴褛,窘迫之极,甚至连战马都瘦弱得摇摇欲坠。

 


 

本站版权系外蒙古史地研讨网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使用

Email: hufly74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