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er Mongolia

外蒙古史地研讨网

       首页/蒙古民族/

 国内外蒙古族

 一、国内蒙古族  

1 内蒙古及内地其他地区蒙古族

现有人口480.69万,主要分布地区为:内蒙古,以及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洁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 2.5 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草原“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较贵重。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担任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
  
  成吉思汗陵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绿草丛生,溪水萦绕、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精美别致的宫殿。数十里外,就可遥见它那闪烁的光辉、雄伟的身姿,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 一米 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 26 ,上面为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两侧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锻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 雷和 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世、葬地、灵柩的迁移等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尽管由于秘葬的原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安放着他的真身,但几百年来,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对成吉思汗陵寄以无限的崇敬和向往。这里经常是香烟缭绕,祭奠活动不断。直到今天,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还要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每到这一天,众多的拜谒者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洁白的哈达、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肥壮的整羊、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不尽思念

2、外蒙古地区蒙古族

外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约210万,从民族构成上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地区。蒙古民族主要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喀尔喀人(占78.8%),以及杜尔伯特(占2.7%)、巴雅特(占1.9%)、布里亚特(占1.7% )、达里岗嘎人(占1.4%)、扎哈沁人(占1.1%)、乌梁海人(占1%,蒙古、突厥人中均有该 部落)、达尔哈特人(占0.7%)、土尔扈特人(占0.5%)、厄鲁特人(占0.4%)、明阿特人(占0.2% )、巴尔虎人(占0.1% )等部族和少数内蒙古人(察哈尔、乌珠穆沁等)构成。

遵循历史沿革,外蒙古地区蒙古族可大体划分为喀尔喀部、卫拉特部、布里亚特部、内蒙古各部。

喀尔喀是外蒙古部族中最大的一支,外蒙古人民革命前归属喀尔喀四盟各旗领地,现在是外蒙古15的主要人口,主要居住于外蒙古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现有人口约200万人 口,占外蒙古蒙古族人口的79%。(特·纳莫吉木:《蒙古国之今昔》,46页,乌兰巴托,1996。)喀尔喀人 在经济、文化方面较其他部族发达,保留有较 多的民族特点,是外蒙古的主要部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厄鲁特、乌梁海、土尔扈特、扎哈沁、明阿特等部族属于历史上的卫拉特部。他们自古生活在贝加尔湖、色楞格河下游、唐努萨彦岭、叶尼塞河、额尔齐斯河上游及阿尔泰丛林中。居住在外蒙古的这些部族,是17世 纪末、18世纪初清朝征服卫拉特部时移居到外蒙古地区的。这些部族现今大多生活在外蒙古西部省份。他们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喀尔喀人有一定区别,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者居多 。杜尔伯特人长期与霍屯人、巴雅特人杂居生活,在各方 面对他们有很大影响。而厄鲁特人与扎哈沁、土尔扈特人长期杂居,从而彼此吸收各自的文化,其方言和风俗较为接近。

外蒙古的布里亚特人主要分布在外蒙古北部和东北部,即东方、肯特、色楞格、库苏古尔等 “省”的十几个县。由于历史、地缘和人文环境的原因,外蒙古的布里亚特人受俄罗斯文化和语言影响较多。

巴尔虎人在语言、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分布地域上与布里亚特人较为接近。 达里岗嘎人主要分布在外蒙古南部苏赫巴托“省”的6个县。该部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喀尔喀人区别不大,属于内蒙古部族。

3、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族(图瓦蒙古人)
    
图瓦旧称唐努乌梁海、乌梁海是蒙古族的一个部,由于唐努乌梁海长期与突厥人相混血,形成了现在的图瓦人。“图瓦”一词是20年代之后才开始广泛流传的。有些学者将其列入突厥人之列,但他们自认为是匈奴人的后裔。有些也自称是蒙古人。
  唐努乌梁海地区一直是蒙古人的领地,1921年,成立唐努一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划归俄罗斯,成立自冶州,1961年改名为自治共和国。该共和国面积为17.0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0.9万人,辖14个区,5个市和3个镇,首都为克兹勒市。
  图瓦共和国居民的三分之二为图瓦人,其余三分之一为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维吾尔族人口。图瓦人由托金、索伊特、蒙古、布里雅特、乌梁海人混合而成,信仰喇嘛教。
  图瓦地处亚洲中心,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形结合部,有萨彦岭和沙普沙利山脉,有叶尼塞河和图瓦盆地。这一地区水肥草美,森林茂密,自古就是畜牧和狩猎的好地方。现在主要工业有:采矿业、食品工业、金属加工、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和皮毛制革业。
  图瓦人的传统服饰与蒙古族人的传统服饰大同小异。语言中突厥语成份较多,但基本词汇与蒙古语基本相同。

【特瓦(原图瓦)共和国】 

特瓦共和国,即原图瓦人民共和国,也即中国外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1921814日,唐努—图瓦人民共和

国宣告成立;从1926年起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10月,加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

的权利;196110月,改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918月,宣布为图瓦共和国;199412月改

为特瓦共和国。

特瓦共和国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行政区之一,面积为1705万平方公里。克孜勒市是特瓦共和国的首府,1999年,人口为987万人。在特瓦共和国居住的民族近50个, 1999年1月1 3107万人。据 1989年1月11 的统计,图瓦人占总人口的643%,其他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32)、哈卡斯人(07)、乌克兰人(07)、鞑靼人(04)、布里亚特人(02)等。

历代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俄罗斯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吞并,正如历代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一样。即从国际法讲,唐努乌梁海地区依然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二、国外蒙古族

1           卡尔梅克人

    提起1771年率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畔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渥巴锡汗人们可能并不陌生,但对生活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卡尔梅克人可能不太了解。实际上,卡尔梅克人就是当时留在伏尔加河一带的土尔扈特人的后裔。相传,由于伏尔加河开裂,他们因无法渡河而留在了这里。“卡尔梅克”是“外来留居下来”的意思,而卡尔梅克人仍自称“卫拉特人”。
  1920年,卡尔梅克自治省成立,1935年成立自治共和国,1992年成为俄联邦中的卡尔梅克共和国,自称为主权国家。该共和国共33万人口(1990年),其中的17万为卡尔梅克人,15万为俄罗斯人,其余为其他民族。卡尔梅克人口主要由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人组成。现人口的67%生活在城市或居民点,首都额勒斯特市共有9万多人口。
  卡尔梅克共和国位于里海北的黑土地带,面积7.61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和农业发展。建国70余年来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主要工业有机械、石油、天然气、冶金、建材等。畜产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业也较发达。
  卡尔梅克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我国新疆蒙古族使用的文字),用俄、蒙两种文字出版报刊,但只有10%的人懂蒙古文。卡尔梅克人虽长期与蒙古族分离,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但仍顽强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苏联解体,民族意识增强,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恢复传统文化的热情很高。
  卡尔梅克语因为没有与其它蒙古语方言相混杂,所以保留了相当多的古代蒙古语的特征,其基本词汇和畜牧业方面的术语至今与蒙古语其它方言相一致,但其它词汇几乎全部是借用俄语的,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名词术语。所以与蒙古族操其它方言的人交流有些难度,但基本上能相互理解。

2           布里雅特人

    布里雅特是蒙古族一个部的名称。布里雅特蒙古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贝加尔湖周围和外贝加尔地区。17世纪,蒙古各部失去了统一,在清政府征服蒙古之时,俄罗斯帝国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领土。当时的蒙古王公和人民与俄罗斯帝国当局和入侵者进行了各种交涉和斗争,但最终在1646—1666年间被哥萨克领主占领了布里雅特的部分地区。1727年,中俄之间签定布连斯基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当时外蒙古属中国清朝统治),布里雅特归俄罗斯帝国。
  19—20世纪,布里雅特成为沙俄农业和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也震醒了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各族人民,布里雅特人民驱逐了白匪统治,于1923年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布里雅特蒙古自治共和国,后改为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首都定为乌兰乌德市,意为“红色大门”。
  布里雅特蒙古族是个以游牧、狩猎为主的民族,建国初期,从事定居经济活动的占53.9%,从事半游牧经济活动的约占40.1%,从事狩猎业的占0.3%。建国之后,工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的主要工业有:飞机制造业、矿山工厂、林业和木材加工业、建材工业等。
  布里雅特人与其它蒙古族一样,祖祖辈辈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20年代中期,布里雅特进行了文字改革,以俄文替代了传统文字,这一文字一直使用至今,出版了大量的报刊书籍,对布里雅特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布里雅特人的传统文化的承传却非常不利。
  布里雅特蒙古人始信萨满教,17世纪自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后,他们也成为虔诚的喇嘛教徒。革命前,这一地区有200多座喇嘛寺。但在1937年——1938年的肃反运动中有1.1万多个文化人士遭迫害,众多寺院被毁,严重伤害了布里雅特人民的民族感情。
  8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的“改革”进程,布里雅特的政治、社会生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改名为布里雅特共和国,为独立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发展民族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一些重要的喇嘛寺院和历史文化古迹被修复,僧侣和教徒人数逐年增多,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也开始增加。
  布里雅特城市人口的服饰和生活方式已基本上俄罗斯化,但牧区人口依然保持本民族语言、传统服装、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布里雅特蒙古族在俄罗斯联邦的赤塔州、阿穆尔州,伊尔库茨克,阿卡、乌丝汀沃尔德布里雅特自治区等地也有一少部分,在蒙古国的东方省和我国的呼伦贝尔盟也居住着一些布里雅特,他们之间有许多亲属关系,所以民间往来也十分频繁。

【布里亚特共和国】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举世闻名的贝加尔湖东岸。 1923530 成立了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 19901010 ,原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了国家主权宣言,成立布里亚特苏维埃共和国。1992年更名为布里亚特共和国。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其疆域三面环抱贝加尔湖,西北与伊尔库次克州接壤,南缘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邻赤塔州,正西方有小段边界与图瓦共和国相连。区域内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干线两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色楞格河和贝加尔湖提供了纵穿南北的水上通道。共和国面积3513万平方公里。
    1999
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常住居民人口为10382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自1992年苏联解体以来,人口一直呈缓慢减少的局面。布里亚特共和国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区内有7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占居民人口的70%,当地土著民族布里亚特人仅占24%,其它人口较多的民族还有:乌克兰人占22%、鞑靼人占1%、白俄罗斯人占05%、亚美尼亚人占02%、德意志人占02%、埃文克人02%。
【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 
 
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原为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的一部分1937年按联共()政治局的命令将东西伯利州划成伊尔库次克州和赤塔州时,将该自治区划归赤塔州。自治区位于后贝加尔地区东南部,首府阿金斯科耶(居民9300)距莫斯科6286公里,面积19万平方公里。
   
自治区有人口791万人。区内居住着30多个民族,土著布里亚特人占549%、俄罗斯人占408%、埃文克人占02%、其他民族总共占41%。
【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 
    
自治区1999年初人口为143万人,位于伊尔库次克州南部,东部边界距贝加尔湖约40公里。自治区首府为城市型小镇乌斯季奥尔登斯基。
  自治区面积为224万平方公里,区内居住近40个民族,其中土著布里亚特人占363%、俄罗斯人565%、鞑靼人32%、乌克兰人17%,以上四个民族就占全部居民的977%。      

4           阿尔泰人

    居住在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戈尔诺阿尔泰共和国的阿尔泰人与蒙古族也有一定的族源关系。旧时一直称其为“阿尔泰卫拉特人”,自称“卫拉特人”,属蒙古准格尔部,1755—1758年准格尔部与清朝开战,准格尔败。当时正值沙俄向西西伯利亚扩张,遂被并入俄版图。1922年成立山区卫拉特苏维埃自治州,1948年改名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阿尔泰共和国。该共和国面积为9.29万平方公里,人口19.8万,其中6.9万为卫拉特人(1989年)。
  到1938年为止阿尔泰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1938年开始使用俄文。从1922年开始用蒙、俄两种文字发行《阿尔泰启明星报》至今。由于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语言受其影响很大,但山水地名、畜牧业术语还是保留着蒙古语特点。
  阿尔泰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5所专科学校和1所大学。近年来,阿尔泰人民在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在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阿尔泰共和国况】
     
阿尔泰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西西伯利亚主要行政区之—,面积926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面积的05%。其前身是厄鲁特自治州,作为苏联—一个独立行政区始建于 192267 1948年易名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是阿尔泰边疆区的组成部分,]9925月作为阿尔泰共和国独立出来,成为俄联邦又一个主体。
  1999年,阿尔泰共和国人口20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为604%,其次是阿尔泰人为31%,哈萨克人占56%,其余为乌克兰人和德意志人。

5            鞑靼人

  “鞑靼”本来是历史上突厥语族的民族对室韦的称呼。在中国的史籍中,“鞑靼”出现於唐代中期,最初的形式是“达怛”,至宋代,“鞑靼”的译法渐趋通行。“鞑靼”在突厥人的碑文里出现得更早,其中多次提到“九姓鞑靼”、“三十姓鞑靼”,其名的拉丁文转写皆为Tatar,这与汉译的“鞑靼”、“达怛”等从古音韵上来看也正相切合;《元史》中则译作“塔塔儿”,因为当时北方的入声已基本消失,而“塔塔儿”与Tatar对音完全吻合,译得非常准确。至於後来西方语言中出现的Tartar,则是由於蒙古西侵时“鞑靼”之名先已著称於西方,而蒙古人的暴行使西人联想到地狱tartarus一词,於是他们便用Tartar来称呼东方的蒙古人及其同类部众。
  从历史上看,鞑靼的兴起早於蒙古,从回鹘衰落至蒙古崛起之间约有三百馀年,这一段时间漠北实际上的主人就是鞑靼诸部。虽然黠戛斯人在击破回鹘迫其西迁後曾对漠北统治过一段时间,但旋即退回西北的故地叶尼塞河上游;而契丹人在兴起後虽也臣服了漠北诸部,其统治的中心却远在东南的辽河流域一带。鞑靼的前身既是室韦,故地便位於东北主要是兴安岭一带,当蒙古高原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微之际,东边的鞑靼人开始源源不断地西迁,後来漠北的蒙古化即奠基於此,而成吉思汗蒙古人的始祖部落也正是在这一大迁徙浪潮中从东北迁至蒙古高原内部的。由於室韦诸部中最先强大起来的一部被称作“鞑靼”(注1),这一部分人与中原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接触和交往也最早,因此後来“鞑靼”便成为一种泛称,在中国用来指一切北方民族尤其是来自东北的民族,而在西方则用来指和蒙古人一起从东方来的民族尤其是与西欧直接相邻的金账汗国统治下的诸草原民族。

附:鞑靼斯坦共和国Tatarstan

     
鞑靼斯坦共和国位于东欧平原东部、伏尔加河中游地段、俄罗斯中央地区和伏尔加河流域地区的结合部。面积6.8万平方公里,人口3,779,265万(2002年),首都喀山。有鞑靼人、俄罗斯人、楚瓦什人和莫尔多瓦人等。

     
鞑靼自治共和国成立于1920527日的苏俄。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政局剧烈动荡,联盟面临解体,1990830日,鞑靼斯坦发表主权宣言,改国名为''鞑靼斯坦共和国'',希望脱离苏联和俄罗斯独立,宣布除国防外,其他一切权利归共和国所有。1991年苏联解体后,鞑靼境内分离主义势力膨胀,希望脱离俄罗斯联邦的势力于1992321日发动了一场全民公决,结果希望独立的人占全共和国选民的61.4%。为了制止民族分离运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动车臣战争,试图以武力制止分离运动,与鞑靼斯坦签署第一个双边分权条约,以条约形式和平划分利益和权限范围,制约地方分离主义倾向的过度蔓延。1994215日,俄罗斯联邦与鞑靼斯坦共和国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鞑靼斯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关于划分管辖范围和相互授权的条约》,条约规定,鞑靼斯坦共和国作为国家与俄罗斯联邦联合,可以参加国际关系和对外经济关系,在税收、财 政等方面享有特权。这个条约给予鞑靼斯坦超出俄罗斯宪法规定的权力,实际上鞑靼斯坦成为留在俄罗斯联邦内的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权的国家。

     
鞑靼属大陆性气候,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石油,被称为“第二巴库”。鞑靼的经济以石油工业和农业为主。喀山市内也有一座克里姆林宫,形似而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略小。共和国内河运输业发达,水路可通莫斯科及伏尔加河流域各个港口。莫斯科至乌拉尔的两条铁路干线横贯境内。
    
世界其他地区蒙古人

除中国大陆和外蒙古地区、俄罗斯境内有较多蒙古部族外,世界各地都有蒙古族及其后裔,如阿富汗、美国、日本等,详细资料在以后介绍。

 

本站版权系外蒙古史地研讨网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使用!

栏目编辑:蜀侠